English

让青春在大瑶山闪光

2000-09-19 来源:光明日报 广西荔浦县胜利家庭应用网络 研究所所长胡飞跃扶贫纪实 我有话说

30多岁的胡飞跃是个电脑和网络迷。上大学时学的是电脑专业,毕业后留在华南师大任教时,他白天备课教书,晚上进行研究。没有研究设备,他就到朋友开的电子元件厂去借用。当时经济还不宽裕,没钱买新的电子元件,他只好利用人家废弃的材料自己制造。成功总是垂青于有心人,1991年这一年里,他获得了5项专利,并被指定为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“爱心洒春蕾”计划产品。由他研制和开发的安安小电脑,行销全国,这使他很快成为可以支配数千万元资金的科技“先富者”。如今他还是国家“863”重大科研课题306主题“电子书包”项目的主要成员。

面对积累起来的巨大财富,胡飞跃一时拿不准该如何使用。

就在这时,报纸上两条不起眼的消息深深触动了他:一条是中央决定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,一条是广西荔浦县海拔8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里,尚有千余“过山瑶”少数民族兄弟无田无地无固定居住场所。他打定主意将研究的大本营移到广西,在荔浦县成立了胜利家庭网络应用研究所,在南宁市华侨投资区建起了侨星电脑厂。从此,他一边研究开发,一边走上了扶贫路。

当胡飞跃来到“过山瑶”游居点时,所见到的群众生活之艰苦,令他难以想象。地方领导告诉他,瑶山里有林业,矿产资源丰富,但是苦于没有钱修路,群众到乡政府办个事,最远的要走上60公里的山路。修了路,山民脱贫致富就有希望。胡飞跃动心了,他决定先出资为山区修筑一条路。

到瑶山修路,太苦,一些当地人都不太愿意干。胡飞跃一开始只好动员在广州办有一家小企业的表哥,率领一群亲朋好友露宿大瑶山,劈山开路。参与公路建设的瑶族群众不会忘记,1998年春节,胡飞跃带着从国外回来的妻儿,一起在风雨交加的瑶山修路的情景。为了这条长60公里的山路,他不光投入了1200多万元的资金,而且,包括他表哥在内的4名亲戚不幸长眠在工地上。

修路,只是胡飞跃扶贫的第一步。路修好后,应村民的要求,他又投资近2000万元,开发了山里的锰矿、重晶石矿,解决了400多名瑶族群众的就业问题。在他的带动下,荔浦县最后一个贫困村———“过山瑶”群众聚居的蒲芦乡古立村今年就将彻底告别贫困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